邊坡防護網施工方案步驟
一、施工準備
為保證被動防護網施工質量,在施工前要求對人、機、料進行周密的安排布置,嚴格控制進場原材料質量,提高現場施工技術人員特別是一線操作工人的技術水平。
1、人員組織
1.1 首先對所有參與施工的人員進行嚴格技術交底,使其充分掌握具體施工工藝,樹立質量第一的意識。組織以項目總工為主的技術培訓會,使操作工人對棚洞框架結構型式等熟悉掌握,做到心中有數,使工人充分了解施工工藝,做到施工中忙而不亂,保證現場施工在受控、有序進行。
1.2 其次嚴格作業值班制度,保證現場每一作業時間段內都有主要施工負責人進行現場管理和技術指導工作,投入足夠的施工一線人員,保證工人輪班作業,不搞疲勞戰術。
2、材料組織
根據現場施工組織情況,在施工前將所需材料提前運送至現場,所有進場材料均應經過試驗室檢驗,并滿足招投標文件及設計對原材料各項指標的要求。
鋼絲繩:符合要求
環形網:符合要求
格柵網:符合要求;
減壓環:直徑為448cm;
鋼柱:符合要求
二、施工方案
1、施工安裝工藝要求
1.1被動安全系統布置應沿等高線走向;
1.2被動安全系統最大允許初始鉛垂直度為柱間距的3%;
1.3上拉錨桿、中間加固拉錨桿抗拔力≥40KN、側拉錨桿抗拔力≥50KN;
1.4錨固:結構堅實的地質采用A類錨固、松碎結構的軟地質采用B類錨固。A類錨固:鋼柱基礎及錨桿孔眼鉆鑿地層處于穩定基巖或覆蓋層很薄,可直接鉆鑿錨桿孔眼,然后采用M30水泥砂漿或純水泥漿錨固;B類錨固:鋼柱基礎及錨桿孔眼鉆鑿地層處于土質地層時,由于成孔錨固后其抗拔強度下降,需采用C20鋼筋混凝土,鋼筋籠采用Φ16螺紋鋼筋制作,鋼筋保護層厚度不小于20mm,以提高錨固強度。
1.5 當采用A類錨固時鋼柱混凝土基礎地腳螺栓錨桿孔徑不小于Φ42,基礎頂面用薄層C20細石混凝土或M20水泥砂漿抹平。
1.6 當基礎所處地層為厚度小于混凝土基礎深度的覆蓋層時,覆蓋層部分用混凝土置換,下部直接鉆鑿錨桿孔,形成復合基礎。
1.7 鋼柱基礎地腳螺桿用Φ25螺紋鋼筋加工制作,總長1m,頂端絲口M24×100,錨孔直徑為Φ42,拉錨繩采用Φ14單股鋼絲繩,總長度10m,錨桿孔徑不小于42mm。
2、施工工序
2.1 施工前按設計并結合現場地形對鋼柱和錨桿基礎進行測量定位,現場放線長度應比設計系統長度增加3%~8%,對地形起伏較大,系統布置難沿同一等高線呈直線布置的取上限(8%),對地形較平整規則,系統布置能基本上在同一等高線沿直線布置是取下限(3%);在此基礎上,柱間距可以為設計間距20%的縮短或加寬調整范圍。
2.2 基坑開挖(對覆蓋層不厚的地方,當開挖至基巖而尚末達到設計深度時,則在基坑內的錨孔位置處鉆鑿桿孔,待錨桿插入基巖并注漿后才灌注上基礎砼)。
2.3 預埋錨桿并灌注基礎性砼(對巖石基礎,2、3工序向為鉆鑿錨桿安裝)對砼基礎亦可在灌注基礎砼后鉆孔安裝錨桿。
2.4 基座安裝
將基座套入地腳螺栓并用螺帽擰緊。
2.5 鋼柱安裝
2.5.1 將鋼柱順坡向上放置并使鋼柱底部位于基座處;
2.5.2 將上拉錨繩的掛環掛于鋼柱頂端掛座上,然后將拉錨桿的另一端與對應的上拉錨桿套連接并用繩卡暫時固定(設置中間加固和下拉錨繩時,同上拉錨繩一起安裝或待上拉錨繩安裝好后再安裝均可);
2.5.3 將鋼柱緩慢抬起并對準基座,然后將鋼柱底部插入基座中,最后插入連接螺桿并擰緊;
2.5.4 通過上拉錨繩來按設計方位調整好鋼柱的方位,拉緊上拉錨繩并用繩卡固定。
2.6 Φ16側拉錨繩的安裝
安裝方法同上拉錨繩,只是在上拉錨繩安裝好后進行。
2.7 減壓環的布置
2.7.1 減壓環分布于上拉錨繩及兩根上支撐繩上;
2.7.2 減壓環在上支撐繩及底部支撐繩上每跨網之間為兩個分布。
2.8 Φ16上支撐繩安裝
2.8.1 將第一根支撐繩的掛環端暫時固定于端柱(分段安裝時為每一段的起始鋼柱)的底部,然后沿平行于系統走向的方向上調直支撐繩并放置于基座的下側,并將減壓環調節就位(距鋼柱約50cm,同一根支撐繩上每一跨的減壓環相對于鋼柱對稱布置);
2.8.2 將該支撐繩的掛環掛于端柱的頂部掛座上;(僅用30%標準固力);在第三根鋼柱處.將支撐繩放在掛座內惻;如此相同安裝支撐繩在基座的外側和內側,直到本段最后一根鋼柱并向下統至該鋼柱基座的掛座上,再用繩卡暫時固定;
2.8.3 再次調整減壓環位置,當確信減壓環全部正確就位后拉緊支撐繩并用繩卡固定;
2.8.4 第二根上部支撐繩和第一根的安裝方法相同,只不過是從第一根的最后一根鋼柱向第二根鋼柱的方向反向安裝而已,且減壓環位于同一跨的另側(有減壓環時);
2.8.5 在距減壓環約為40cm處用一個繩卡將兩根上部支撐繩相互聯結